×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熹平往事

第十三章 安民定策

一个时辰后。

折冲校尉府衙议事厅。

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长条形的木案两侧,坐满了居延城的主要文武官员。

别部司马高奉、曹利,军侯、屯长数人,负责仓廪、户籍、刑名、工造的主簿、书佐等文吏。

人人身着素服,面色沉痛,眼神中带着大战之后的疲惫和失去主心骨的茫然。

霍延端坐在主位,那是父亲霍桓曾经的位置。

他同样一身素服,脸色苍白,眼下带着浓重的青影,嘴唇紧抿,下颌线绷得如同刀削。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厅中每一个人,那目光冰冷、锐利,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重与威严。

厅内原本细微的议论声瞬间消失,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此战。”

霍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沙哑的穿透力。

“我军胜了。斩秃发酋首,破其主力,捣其巢穴,救回边民两千余口,缴获粮秣逾四千石,盐铁皮货无算。”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冰冷的石子投入死水潭。

“然,胜之代价,诸位亦见。”

“居延城家家挂白,户户举哀。”

“校尉大人,亦为国捐躯。”

提到父亲,霍延的声音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但他立刻强行压住,眼神变得更加冰冷锐利。

“逝者已矣,生者犹艰!”

“今日所议,非为庆功,而为善后!”

“为安亡魂!为抚生者!为固居延!”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悬挂在厅侧墙壁上的简陋居延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城西方向。

“第一事!安葬英灵,立祠褒忠!”

霍延的声音斩钉截铁。

“高司马!”

“在!”

高奉立刻起身。

“着你主持,征调民夫工匠,于西门外五里,那片向阳的高坡之上。”

霍延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圈。

“辟地建陵园!”

“所有此战阵亡袍泽,无论军职高低,无论出身何处,皆迁入陵园安葬!”

“不得遗漏一人!”

“陵园规制要肃穆庄严,植松柏以伴忠骨!”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军官,那些军官眼中瞬间涌起感激与认同的光芒。

霍延的手指从陵园的位置向下移动,点在坡下靠近道路的位置。

“于此,建‘褒忠祠’!”

“祠内设灵位,供奉此战所有阵亡将士英灵!包括,校尉大人!”

“诺!末将领命!定不负少将军所托!不负阵亡将士英灵!”

高奉声音洪亮,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感。

“魏续!”

霍延的目光转向坐在文吏末席的一个年轻人。

此人约莫十七八岁,面容与魏璎珞有几分相似,眉眼间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矜持和优越感。

正是霍延的表弟,魏璎珞娘家兄长的儿子。

“表,少将军!”

魏续连忙起身,显得有些局促,又带着一丝被点名的兴奋。

“着你为‘褒忠祠’监造!”

“负责督造祠堂工程,一应物料、人工调度,需与高司马紧密配合。祠堂外,立巨碑!”

霍延的目光转向厅中一位须发皆白、气质儒雅的老者。

“严大匠!”

负责城中文书碑刻的老匠人严文肃然起身。

“老朽在。”

“请大匠主持碑文!”

霍延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敬意。

“碑阳,请大匠亲书‘褒忠祠碑’四字!”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肃穆。

“碑阴,录入此战所有阵亡袍泽姓名!籍贯!功绩!”

“一笔一划,不得有误!”

“要让我居延后世子孙,永世铭记!”

“是谁,用血肉之躯,护住了这座城!”

“护住了他们的安宁!”

“老朽,老朽领命!”

严文声音哽咽,老泪纵横,对着霍延深深一揖。

“此乃千秋之义举!”

“老朽定当竭尽所能,以心血铸此丰碑!”

厅内一片肃然。

许多文官武将的眼圈都红了。

将阵亡士卒姓名籍贯功绩刻碑流芳,这在等级森严的汉家军中,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对生者最强的激励!

“第二事!”

霍延的声音将众人从悲壮的情绪中拉回。

“抚恤遗孤,厚养伤残!”

他走回主位,目光扫过负责仓廪和户籍的主簿。

“此战所有阵亡将士抚恤,无论官阶,一律在原定标准上提高三成!”

“由仓廪府库优先拨付!”

“三日内,必须发放到遗属手中!”

“不得克扣分毫!违令者,斩!”

一个冰冷的“斩”字,让负责的官吏浑身一凛,连忙躬身应诺。

“所有参战守城将士,无论是否负伤,皆按军功大小,赏赐钱帛!”

“缴获所得财物,优先用于此!”

“高司马,此事由你协同仓廪主簿办理!”

“诺!”高奉沉声应道。

霍延的目光变得更深沉。

“战死者家中,若有孤儿寡母,老弱无依者,城守府不能弃之不顾!”

他看向众人。

“第三事!城中开设‘抚衷学堂’!”

“专收阵亡将士子弟入学!”

“束脩全免,笔墨纸砚,一应开销,皆由城守府承担!”

“请城中饱学宿儒任教!授其文武之基,使其不因父丧而失教,不因家贫而失学!”

“此事,由曹司马协同工造、学官主理!”

曹利立刻起身。

“末将领命!定当办妥!”

“第四事!”

霍延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温度,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

“开设‘善膳堂’!此事由我母亲魏氏操办。”

提到母亲,霍延的声音低沉下去。

“堂中每日供两餐热食,专供阵亡将士遗孤、家中确无壮丁劳力之老弱妇孺!”

“所需米粮肉蔬,皆由府库拨付!”

“此乃抚慰亡者在天之灵,亦是告慰生者哀痛之心!”

“所需人手、物料,报高司马处批请协调!”

“少将军仁德!”

厅中不少官吏动容出声。让主母亲自操办善膳堂,这无疑是对阵亡将士遗属最大的抚慰和尊重!

高奉更是重重点头。

“夫人大义!末将定全力协调,确保善膳堂无虞!”

“第五事!”

霍延的手指重重敲在舆图上。

“战死者家中,若无壮丁耕种原有土地,或家中已无寸土者,由城守府于城郊划拨‘免税军田’!”

“每户十亩!三年内免一切赋税!”

“助其安身立命,延续香火!”

“此事由户籍主簿牵头,会同田曹吏员,速速清查办理!务必公平公正!”

一条条,一款款,从安葬立祠到抚恤赏赐,从抚孤助学到赡养遗属,再到分配军田!

霍延的布置,如同织就一张巨大的、温暖的网,试图兜住那些被战争撕裂的家庭,抚平那满城飘荡的白幡下无尽的伤痛。

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将领的善后,更是一个新生守护者,在用最实际、也最沉重的方式,践行着“守护”二字的真谛。

守护生者的尊严与希望!

厅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霍延这环环相扣、思虑深远的举措所震撼。

那些原本因霍桓之死而浮动的人心,在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面前,渐渐安定下来。

一种新的、对这位年轻继任者的认同与敬畏,在无声中滋生。

“诸事已定!”

霍延环视众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即刻分头行事!”

“高司马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五日之内,陵园奠基,祠堂开工!”

“抚恤发放,军田划拨,学堂善堂,皆需见到实效!”

“我要看到这满城白幡之下,生者的眼中,能重新燃起一丝活气!散!”

“诺!”

厅中文武齐齐起身,抱拳领命,声音比来时多了几分沉凝与力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